【一尊相伴看芙蕖的出处是哪里】“一尊相伴看芙蕖”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的静谧与美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一、原文摘录
> 《苏幕遮·燎沉香》
> 燎沉香,消溽暑。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日去?
>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五月渔郎相忆否?
>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其中,“一尊相伴看芙蕖”并非原词中的直接文字,而是后人根据词意进行的提炼或引用。原词中并没有这一句,因此这句话可能是后世文人对词意境的总结或化用。
二、出处分析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宋代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
原文内容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一尊相伴看芙蕖”的来源 | 非原词原文,可能为后人根据词意提炼或化用 |
作者 | 周邦彦(北宋) |
词牌名 | 《苏幕遮》 |
主题 | 夏日荷塘景色,思乡之情 |
三、解析与理解
“一尊相伴看芙蕖”这句话,虽非出自原词,但其意境与周邦彦词中描写荷花的场景高度契合。它描绘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意境,仿佛一个人独坐荷塘边,静静欣赏荷花的姿态,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这种写法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即通过后人对原作的提炼与再创作,形成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四、结语
“一尊相伴看芙蕖”虽不是《苏幕遮·燎沉香》中的原文,但它很好地概括了词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若想了解更准确的出处,应参考周邦彦的原作,同时也可以看到古诗词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演绎和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