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是什么意思】“一隅”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事物的局部或某一特定区域。它在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都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理解“一隅”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
一隅的含义总结
词语 | 一隅 |
拼音 | yī yú |
基本释义 | 一个角落;局部;某一方面 |
出处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引申义 | 指事物的一部分或某个特定方面,也可引申为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认识或行为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事物的局部、局限性,或强调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
一隅的具体解释
“一隅”字面意思是“一个角落”,在古代多指房屋的一个角落。后来引申为事物的局部或某一特定方面。例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能举出一个例子,却不能由此类推其他类似的情况,那么就不值得再教了。这说明“一隅”不仅指物理上的角落,也指思维中的片面认识。
在现代汉语中,“一隅”更多用于比喻意义,表示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比如:“他只了解事情的一隅,未能全面掌握真相。”
一隅的常见搭配与用法
搭配 | 例句 | 含义 |
举一隅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表示不能由一点推知其他情况,强调思维的局限性 |
知其一隅 | 他只知其一隅,不知全貌 | 表示对事物了解不够全面 |
局限于一隅 | 他的观点过于局限,只停留在一隅 | 表示思维或视野的狭窄 |
总结
“一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既可用于描述空间上的角落,也可用于表达思维上的局限性。在学习和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用。通过了解“一隅”的来源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还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