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或行为,它们看似普通、常见,甚至让人习以为常。而“司空见惯”正是用来形容这类现象的成语。这个成语不仅在书面语中频繁出现,在口语交流中也常常被使用。本文将对“司空见惯”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释义
司空见惯:原意是“司空(古代官名)见到的寻常事”,后引申为“某类事物经常发生,人们已经觉得不奇怪了”。多用于形容某种现象或行为非常普遍,以至于让人不再感到惊讶或特别关注。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来演变为成语,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司空见惯 | 同义表达,强调常见性 |
屡见不鲜 | 表示经常看到,不稀奇 | |
习以为常 | 形容习惯了,不觉得奇怪 | |
反义词 | 罕见少见 | 表示很少见,不常见 |
神秘莫测 | 表示难以理解或罕见的现象 | |
惊世骇俗 | 表示非常奇特、令人震惊的事物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描述 | 使用“司空见惯”的例子 |
日常生活 |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司空见惯之事。 |
工作环境 | 在公司里,加班文化已经成为很多员工的司空见惯现象。 |
社会现象 | 考试作弊、抄袭等行为在某些地区已成司空见惯。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的社会问题往往被作者视为司空见惯。 |
四、注意事项
- 语气色彩:该成语多用于中性或略带贬义的语境,表示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有时也隐含“缺乏警惕”的意味。
-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人、事、现象等,但不适合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
- 避免误用:不要将其用于描述“非常罕见”的事物,否则会与成语本意相悖。
五、总结
“司空见惯”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人们早已熟悉、不再感到新奇的现象。它既可用于日常生活,也可用于社会评论或文学表达。了解其含义、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表:司空见惯知识点汇总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司空见惯 |
含义 | 常见、不稀奇,人们已习以为常 |
出处 | 唐代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
近义词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
反义词 | 罕见少见、惊世骇俗 |
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工作、社会现象、文学作品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中性或略带贬义,避免用于罕见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