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潮生浦。故人何处?晚风斜日旧亭台。几回魂梦与君同。
> 燕子归来依旧垒,细雨湿流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言谁会凭阑意?
赏析:
上阕开篇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江边景象,“芙蓉落尽天涵水”,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接着“日暮潮生浦”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词人在此情景中不禁发问:“故人何处?”这不仅是对友人行踪的追问,更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晚风斜日旧亭台”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这里曾有过欢聚,如今却只剩下孤寂。而“几回魂梦与君同”则表明,尽管现实中无法相见,但词人在梦中常常与友人相会,这种情感的寄托让人动容。
下阕继续深化主题。“燕子归来依旧垒”一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含人事变迁之意。燕子虽能归巢,而人却难再相聚。“细雨湿流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同时也增添了哀伤的气息。接下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但花朵无法回答词人的问题,只能随风飘零。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惆怅,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无言谁会凭阑意?”点明主旨,强调了孤独与无奈,没有人能够理解词人站在栏杆旁凝望远方时复杂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怀人之作,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