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怎么解释】“卑躬屈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极度恭敬、讨好,甚至低声下气、毫无尊严地迎合别人。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骨气、过分奉承他人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卑躬 | 躬身低头,表示恭敬或谦卑 | 
| 屈膝 | 跪下膝盖,象征极度的服从或畏惧 | 
| 成语整体含义 | 形容人对他人极端恭敬、讨好,失去自我尊严 |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卑躬屈膝,以求其欢。”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强调对方的强势和自己的软弱 | 
| 常见搭配 | “卑躬屈膝地讨好”、“卑躬屈膝地服从”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奴颜婢膝、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 
| 反义词 | 傲然挺立、刚正不阿、自尊自重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句 | 
| 工作场合 | 他在老板面前卑躬屈膝,只为保住工作。 | 
| 社会现象 | 部分人为了利益,不惜卑躬屈膝地巴结权贵。 |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卑躬屈膝、毫无气节的小人形象。 | 
五、总结
“卑躬屈膝”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权力或强势者时,表现出过度的恭敬和顺从,甚至丧失了人格尊严。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这种行为,保持自尊与自信,做到有原则、有底线地与人交往。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