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x13竖式计算怎么写】在小学数学中,竖式计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式,尤其适用于两位数相乘的情况。对于“12×13”这样的乘法题,使用竖式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原理和步骤。
下面将对“12×13”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整个计算过程,便于理解和学习。
一、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 列竖式:将两个乘数按照位数对齐,通常将较大的数放在上面,较小的数放在下面。
2. 分步计算:分别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乘数,注意对齐位置。
3. 加法合并:将各部分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二、“12×13”竖式计算过程
我们以“12×13”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 列竖式
```
12
× 13
-
```
2. 分步计算
- 先用“3”(个位)乘以“12”:
- 3 × 2 = 6(个位)
- 3 × 1 = 3(十位)
- 得到结果为 36
- 再用“1”(十位)乘以“12”,注意要左移一位:
- 1 × 2 = 2(十位)
- 1 × 1 = 1(百位)
- 得到结果为 120
3. 加法合并
将两部分结果相加:
```
36
+120
-
156
```
三、总结表格
步骤 | 计算内容 | 结果 |
1 | 12 × 3 | 36 |
2 | 12 × 1(左移一位) | 120 |
3 | 36 + 120 | 156 |
四、总结
“12×13”的竖式计算方法是先将两个数按位对齐,再分别用第二个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数,最后将结果相加。整个过程清晰明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还能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建议初学者多练习类似题目,逐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