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典故

2025-09-20 01:26:40

问题描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典故,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1:26:4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同一个人有关,后来引申为对某人或某事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该典故源于韩信的生平。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最终他却被吕后所杀,而这一结果与他的恩人——萧何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出处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早年贫困潦倒,曾寄居于漂母门下,后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成为大将军。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但随着功高震主,韩信逐渐受到刘邦和吕后的猜忌。

最终,吕后与萧何合谋,假借召见之名将韩信诱入宫中,将其诛杀。因此,韩信的“成”是因为萧何的举荐,“败”也是因为萧何的谋划。于是后人便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这种因果关系。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韩信与萧何之间的关系
成语含义 指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同一个人密切相关
历史背景 西汉初年,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而崛起,又因萧何的参与而被诛杀
关键人物 韩信、萧何、吕后
典故核心 功高震主,忠臣亦难逃厄运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某人因同一人而成功或失败,带有讽刺意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往往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同时,也反映出权力斗争中的复杂人性,以及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微妙界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