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一表真名世全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呈奏的一篇表文。此文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君主的忠心,也展现了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后人常称“出师一表真名世”,足见其历史价值和文学地位。
一、文章
《出师表》共分为三部分:
1. 回顾往事,表达忠诚:诸葛亮回忆自己受先帝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分析时局,提出建议:指出当前朝廷内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如亲贤臣、远小人等。
3. 表明决心,请求北伐:强调北伐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亲自领兵出征,以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二、原文与核心内容对照表
段落 | 内容要点 | 原文摘录 |
第一部分 | 回忆先帝知遇之恩,表达忠心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第二部分 | 分析朝政现状,提出治国建议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第三部分 | 表明北伐决心,请求支持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 文学价值: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被誉为“千古第一表”。
- 政治意义:不仅是一篇奏章,更是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全面规划。
- 后世影响:历代文人学者推崇备至,成为学习古文、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
四、结语
《出师一表真名世》不仅是诸葛亮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它凝聚了忠诚、责任与理想,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