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心力衰竭名词解释标准答案

2025-10-05 11:00:00

问题描述:

心力衰竭名词解释标准答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1:00:00

心力衰竭名词解释标准答案】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指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以下是对“心力衰竭”这一术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概念总结

项目 内容
定义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组织的氧供需求。
分类 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HFrEF)、射血分数保留型(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型(HFmrEF)。
病因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律失常、感染、中毒等。
症状 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BNP/NT-proBNP检测等。
治疗原则 控制诱因、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常用药物 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ARNI等。

二、核心要点总结

1. 心力衰竭的本质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

2. 临床表现多样

不同类型的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左心衰竭以肺淤血为主,右心衰竭则以体循环淤血为主。

3. 分型明确有助于治疗

射血分数是判断心力衰竭类型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4. 综合管理是关键

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内容。

5.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改善预后

及时发现并处理诱发因素,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三、结语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变化。正确理解其定义、分类、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个体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备注:以上内容为根据医学知识整理的“心力衰竭”标准解释,适用于考试复习、教学参考或临床学习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