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贾岛初赴举原文及翻译

2025-10-09 16:32:04

问题描述:

贾岛初赴举原文及翻译,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9 16:32:04

贾岛初赴举原文及翻译】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推敲”典故闻名。他早年生活贫困,但才华横溢,后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贾岛初赴举》是记载他初次参加科举考试经历的一篇古文,反映了当时士人求取功名的艰辛与执着。

一、

《贾岛初赴举》讲述了贾岛在未中进士前,为了准备科举考试而刻苦学习、四处奔波的经历。文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重视以及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贾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少为僧,名无本。 贾岛,字阆仙,是范阳人。年少时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后还俗,学为诗,工于五言。 后来还俗,开始学习写诗,尤其擅长五言诗。
尝游京师,欲赴举,贫不能具装束。 曾经到京城,想要参加科举考试,但因贫穷无法置办行装。
乃鬻所居之屋,得钱数万,以充旅费。 于是卖掉自己居住的房子,得到几万钱,作为旅途费用。
既至,不第。 到了之后,没有考中。
因留京师,益苦吟咏,遂成大名。 于是留在京城,更加专心于诗歌创作,最终成名。

三、内容分析

从这篇短文可以看出,贾岛并非一开始就顺利踏上仕途,而是经历了多次挫折。他的成功不仅源于才华,更离不开坚持与努力。文中提到他“鬻屋”以筹集旅费,反映出当时士人参加科举的艰难;而“益苦吟咏”则说明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此外,文章也揭示了唐代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虽然科举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成功。贾岛的经历正是那个时代许多寒门学子的真实写照。

四、结语

《贾岛初赴举》虽篇幅简短,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有志青年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形象。它不仅是对贾岛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唐代士人精神风貌的反映。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了解贾岛的生平,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