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的意思】“勃然大怒”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非常愤怒、情绪激动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刺激、被冒犯或遇到不公时的强烈反应。它的使用场景广泛,既可以用于日常对话,也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勃然大怒 |
拼音 | bó rán dà nù |
注音 | ㄅㄛˊ ㄖㄢˊ ㄉㄚˋ ㄋㄨˋ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性也,喜则笑,怒则勃然大怒。” |
释义 | 形容突然非常愤怒、情绪激动的样子 |
用法 | 作谓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气急败坏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镇定自若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交流 | 他看到朋友失信,勃然大怒,当场摔了杯子。 |
文学作品 | 她听到谣言后勃然大怒,立刻去找对方理论。 |
新闻报道 | 面对记者提问,官员勃然大怒,拒绝回答。 |
三、情感与行为表现
当一个人勃然大怒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行为或情绪:
表现 | 描述 |
脸色发红 | 因为愤怒导致面部血管扩张,脸色变红 |
声音提高 | 说话声调变得尖锐、激动 |
动作激烈 | 如拍桌子、跺脚、挥舞手臂等 |
语言激烈 | 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言辞,甚至咒骂 |
情绪失控 | 短时间内无法冷静下来,容易做出冲动行为 |
四、文化背景与心理分析
在中华文化中,“勃然大怒”往往被视为一种强烈的个人情绪表达,虽然有时会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但在某些情境下(如面对不公、维护尊严时),也是一种正当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如果长期压抑或过度爆发,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五、总结
“勃然大怒”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愤怒时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情绪的剧烈变化,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互动。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