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翻译】《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燕策三》中的一篇著名历史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刺客荆轲奉命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荆轲的勇敢与忠诚,也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和斗争。
一、
《荆轲刺秦王》主要描述了以下情节:
1. 燕太子丹因对秦国的威胁感到担忧,决定派荆轲前往秦国行刺秦王。
2. 荆轲带着地图和匕首前往咸阳,以献图为名接近秦王。
3. 在秦宫中,荆轲展开地图,露出藏在其中的匕首,试图刺杀秦王。
4. 秦王反应迅速,躲过袭击,并最终将荆轲杀死。
这个故事虽然结局失败,但荆轲的英勇行为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刺客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原文与现代文对照表
原文 | 现代文翻译 |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 |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原本是齐国人。 |
好读书,击剑。 | 他喜欢读书,也擅长击剑。 |
以术说燕太子丹。 | 他用技艺说服了燕太子丹。 |
太子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 | 太子说:“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头颅献给秦王。” |
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请得为之。” | 荆轲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我请求为这件事去。” |
于是遣荆轲入秦。 | 于是派荆轲前往秦国。 |
荆轲至秦,秦王迎之。 | 荆轲到了秦国,秦王迎接他。 |
荆轲奉地图进,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荆轲捧着地图进宫,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展开后,匕首显现出来。 |
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 | 荆轲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向他。 |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 秦王大惊,自己站起来,挣脱了衣袖。 |
荆轲逐之,秦王环柱而走。 | 荆轲追赶他,秦王绕着柱子逃跑。 |
卒惶急,不知所为。 | 最终非常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
左右乃曰:“王负剑!” | 身边的人说:“大王背起剑!” |
秦王拔剑,剑长,操其室。 | 秦王拔出剑,剑太长,握不住剑柄。 |
时恐,遂拔剑击荆轲。 | 当时很害怕,就拔剑攻击荆轲。 |
荆轲被八创,乃自刎。 | 荆轲身受八处伤,于是自刎而死。 |
三、总结
《荆轲刺秦王》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悲壮色彩的故事。它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勇气与牺牲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通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理,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