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进退失据出处于哪里

2025-09-20 20:36:01

问题描述:

进退失据出处于哪里,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20:36:01

进退失据出处于哪里】“进退失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时,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陷入两难的困境。那么,“进退失据”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里?它的出处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出发,结合现代语境,对“进退失据”的来源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成语“进退失据”的含义

“进退失据”意为在行动或决策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和依据,导致前后左右都难以立足。它常用于描述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无奈处境,也可用于批评决策者的优柔寡断。

二、成语出处分析

根据目前可考的历史文献,“进退失据”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左传》和《史记》,但其完整表达形式多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出处 文献名称 原文内容 含义解释
《左传·僖公十五年》 “进退失据,无以立身。” 描述晋国大夫在战事中的困惑状态 表示在行动中失去方向,难以站稳脚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怒曰:‘此非人臣所当言也!’遂欲斩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天下,何惧之有?’项王曰:‘进退失据,吾不能用也。’” 项羽对樊哙言论的评价 表示樊哙的行为和态度不够稳定,缺乏坚定立场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操曰:‘进退失据,岂足托大事?’” 曹操对某人行为的评价 强调在关键时刻应有明确目标,不可犹豫不决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进退失据”最初多用于描述人物在政治、军事上的行为表现,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日常语言及现代管理等领域。

三、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进退失据”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职场场景:形容员工在面对任务或决策时,因缺乏明确指导而无所适从。

2. 个人发展:指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瓶颈,不知该如何选择下一步方向。

3. 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导致进退两难。

四、总结

“进退失据”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成语,其出处主要来源于先秦至汉代的历史文献,如《左传》《史记》等。它原本用于描述政治、军事人物的处境,后逐渐演变为一个通用成语,广泛用于现代生活和工作中。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面对复杂局面时,都需要保持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避免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进退失据
出处 《左传》《史记》《三国志》
原意 行动或决策缺乏方向,难以立足
现代应用 职场、个人发展、企业管理等
避免方法 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合理规划

通过了解“进退失据”的来源与含义,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规避这种困境,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