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曲和字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富有表现力,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中,一些成语中同时包含“曲”和“和”两个字,这类成语较为少见,但每一个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含有“曲”和“和”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成语总结
1. 曲高和寡
比喻言论或作品高深,能理解的人很少。常用来形容艺术、思想等难以被大众接受。
2. 和而不同
指在保持和谐的基础上,保留不同的观点或意见,强调包容与多元。
3. 曲意逢迎
指为了讨好别人而违背自己的本心,做出不真实的姿态。
4. 曲尽其妙
形容把事情做到极致,表现出极高的技巧或艺术性。
5. 曲径通幽
原指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现多用于形容环境清幽或思路曲折但有收获。
6. 和光同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融入世俗而不显突出。
7. 曲学阿世
指歪曲学问以迎合世俗,贬义词,形容人趋炎附势。
8. 曲突徙薪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灾祸发生,强调防患于未然。
含有“曲”和“和”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曲高和寡 | 高雅的作品难以被大众理解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和而不同 | 在和谐中保持独立见解 | 《论语·子路》 |
曲意逢迎 | 违心地讨好他人 | 《后汉书·王符传》 |
曲尽其妙 | 把事物表达得淋漓尽致 | 《晋书·王羲之传》 |
曲径通幽 | 小路通向幽静之地,引申为思路曲折但有收获 | 《全唐诗·张旭》 |
和光同尘 | 不显露才华,与世无争 | 《道德经》 |
曲学阿世 | 弯曲学术以迎合世俗 | 《汉书·扬雄传》 |
曲突徙薪 | 提前预防,避免灾难 | 《汉书·霍光传》 |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些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文学性和表现力。同时,了解它们的出处和含义,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