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意思解释】“博大精深”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思想、学问或艺术等方面既广博又深刻。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思想深刻、技艺高超等,具有高度的褒义色彩。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博大 | 指内容广泛、涵盖面广,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范围。 |
精深 | 指内容深入、细致,有深度、有内涵,不是表面的浅显知识。 |
博大精深 | 综合了“博大”和“精深”的含义,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虽未直接出现“博大精深”,但其思想内涵与之密切相关。后世多用于形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深厚底蕴。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教育、文化等领域中常见。例如: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 “他的研究领域博大精深,令人敬佩。”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深奥难懂 |
反义词 | 学识浅薄、肤浅无知、粗浅简陋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化评论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
教育评价 | “这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博大精深,对学科发展贡献巨大。” |
个人赞美 | “他不仅知识面广,而且见解深刻,真是博大精深。” |
五、总结
“博大精深”是一个高度褒义的成语,强调的是广度与深度并重的特质。它不仅适用于描述人的学识与修养,也可用于评价文化、艺术、思想等多个方面。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