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的意思】“垂涎欲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广泛用于日常交流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食物的强烈渴望。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垂涎欲滴 |
拼音 | chuí xián yù dī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闻之,大笑曰:‘此乃吾所见者也。’遂以酒食赐之,会醉卧,垂涎欲滴。” |
释义 | 形容看到美味的食物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出来。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对食物的极度渴望,也可比喻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向往。 |
近义词 | 食指大动、垂涎三尺、馋嘴猫 |
反义词 | 胃口不佳、无动于衷、冷淡无情 |
二、使用场景
1. 描述美食诱人
- 例句:这道红烧肉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2. 形容对某物的强烈渴望
- 例句:他看到那辆新车,眼睛都直了,真是垂涎欲滴。
3. 文学描写
- 例句: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在饥荒年代看到一碗热汤时,垂涎欲滴的样子。
三、常见误用
- 误用为“贪心”:虽然“垂涎欲滴”有对食物的渴望,但并不等同于“贪心”,不应随意引申为贪婪之意。
- 误用为“好吃”:该成语强调的是“馋”的状态,而非单纯的好吃。
四、总结
“垂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主要用于描绘人们对美食或其他诱人事物的强烈欲望。它不仅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