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寡的意思是什么】“鳏寡”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指代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其中,“鳏”指的是丧妻的男子,“寡”指的是丧夫的女子。在古代社会,这类人往往缺乏家庭支持,因此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和照顾。
一、
“鳏寡”是古代对失去配偶的老年人的统称,分别指“鳏”(丧妻男子)和“寡”(丧夫女子)。这一概念在古代常用于描述社会弱势群体,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对“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现代语境中,“鳏寡”一词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或特定语境中仍有其意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背景 | 现代用法 |
鳏 | guān | 丧妻的男子 | 古代文献如《孟子》《礼记》 | 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寡”连用 |
寡 | guǎ | 丧夫的女子 | 古代文献如《孟子》《礼记》 | 同上 |
鳏寡 | guān guǎ | 丧妻或丧夫的老年人,泛指无依无靠者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 多用于文言或文学作品中,现代较少使用 |
三、延伸说明
在古代,由于社会结构以家庭为核心,失去配偶的人往往面临生活困难,因此政府或社会机构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例如,《孟子》中提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并强调国家应对其施以仁政,体现儒家“仁爱”思想。
此外,“鳏寡”也常与“孤”“独”一起使用,合称为“鳏寡孤独”,泛指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这种说法至今仍被用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鳏寡”虽为古语,但其所蕴含的社会关怀精神仍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