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度怎么计算】在教育评估和考试分析中,“区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一道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从而提高整个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一、什么是区分度?
区分度(Discrimination Index)是指某一题目的得分与整体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它反映了该题目是否能有效地将考生按能力水平区分开来。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数值越大,说明题目区分度越高。
二、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区分度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名称 | 公式 | 说明 |
高低分组法 | $ D = \frac{P_H - P_L}{N} $ | 将考生分为高分组(前27%)和低分组(后27%),分别计算两组答对人数占比,再求差值 |
相关系数法 | $ r_{it} = \frac{\sum (X_i - \bar{X})(Y_i - \bar{Y})}{\sqrt{\sum (X_i - \bar{X})^2 \sum (Y_i - \bar{Y})^2}} $ | 计算题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数值越接近1,区分度越高 |
点二列相关法 | $ r_{pb} = \frac{M_1 - M_0}{S} \times \sqrt{\frac{p(1-p)}{n}} $ | 适用于二元变量(如正确/错误),计算题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 |
三、区分度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区分度的参考标准如下:
区分度值 | 评价 |
0.40以上 | 区分度非常好,可保留 |
0.30-0.39 | 区分度良好,可考虑保留 |
0.20-0.29 | 区分度一般,需进一步优化 |
0.19以下 | 区分度差,建议修改或删除 |
四、如何提高题目区分度?
1. 明确考查目标:确保题目考查的是核心知识点,避免模糊或偏题。
2. 难度适中: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应处于中等难度区间。
3. 排除干扰项:合理设置干扰选项,增强题目对高水平考生的区分力。
4. 多维度测试:通过多种题型组合,全面评估学生能力。
五、总结
区分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区分度有助于提升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区分度,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可以显著提高考试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多种计算方法,综合判断题目的优劣。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区分度怎么计算 |
定义 | 衡量题目区分考生能力的能力 |
常见方法 | 高低分组法、相关系数法、点二列相关法 |
评价标准 | 0.40以上为好,0.19以下需修改 |
提高方法 | 明确目标、控制难度、优化选项、多维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