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如过江之鲫是什么意思

2025-10-02 04:26:15

问题描述:

如过江之鲫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04:26:15

如过江之鲫是什么意思】“如过江之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多,多得像过江的鲫鱼一样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江河中鲫鱼数量众多的观察,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群、物品或现象的密集和频繁。

一、

“如过江之鲫”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冠玉,心如悬旌,诚为难得。’时人谓之‘如过江之鲫’。”原意是形容杜弘治仪表堂堂,但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多、热闹的情景。

在现代汉语中,“如过江之鲫”多用于描述某类事物或人群数量庞大、接连不断,常带有夸张和形象化的色彩。例如:

- “节日期间,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人满为患。”

- “新产品上市后,订单如过江之鲫,供不应求。”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画面感,适用于书面表达和口语中,尤其在描写热闹场面时非常贴切。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如过江之鲫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
原意 形容人多、热闹,如江中鲫鱼成群
现代用法 形容人或事物数量多、连续不断
用例 “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人满为患。”
语气色彩 多为褒义或中性,有时带夸张意味
文体适用 书面语、文学作品、口语中均可使用
同义词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反义词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少之又少

三、小结

“如过江之鲫”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人群或事物的密集状态。它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语言的巧妙运用。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