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赋全文及解释】《登徒子好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所作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通过与登徒子的辩论,表达了作者对“美”与“德”的看法。文章语言生动、逻辑严密,展现了宋玉高超的辩才和文学造诣。
一、
本文以宋玉为楚王辩解自己“不好色”的理由,反驳登徒子对他“好色”的指责。宋玉列举了自己与登徒子的对比,指出登徒子虽貌丑却好色,而自己虽貌美却不淫,强调“德”比“色”更重要。文章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外在与内在、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二、原文及解释对照表
原文 | 解释 |
王曰:“子好色乎?” | 楚王问:“你喜欢美色吗?” |
宋玉对曰:“臣不好色。” | 宋玉回答:“我不喜欢美色。” |
王曰:“子不好色,何以知之?” | 楚王问:“你不喜欢美色,怎么知道的?” |
对曰:“臣少好色,未尝敢犯。” | 宋玉说:“我年轻时喜欢美色,但从不敢越礼。” |
“然臣有三妻,皆天下之尤物也。” | “但我有三个妻子,都是天下的绝色女子。” |
“其一也,其一也,其一也。” | (重复三次)说明妻子美貌出众。 |
“至于今,未尝有过。” | “至今没有出过差错。” |
“夫登徒子之妻,丑而好色。” | 登徒子的妻子虽然丑陋,却喜欢美色。 |
“好色而不淫,谓之贤;不淫而好色,谓之愚。” | 喜欢美色但不放纵,是贤人;不放纵却喜欢美色,是愚人。 |
“臣以好色为贤,登徒子以好色为愚。” | 我因为喜欢美色而被认为是贤人,登徒子则因喜欢美色被看作愚人。 |
“然臣不自知,不知所以。” | 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
三、文章特点
1. 逻辑严密:宋玉通过层层设问和对比,构建起完整的论证结构。
2. 语言精炼:用词简练,句式对仗,富有节奏感。
3. 寓意深刻:借“好色”之事,表达对人性、道德和美的思考。
4. 讽刺意味:表面上是为己辩白,实则讽刺登徒子虚伪的道德观。
四、结语
《登徒子好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文章。它通过对“好色”这一话题的探讨,传达了作者对人性、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独特见解。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先秦文学与思想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