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步穿杨的人是谁】“百步穿杨”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准确地射中柳叶。这个成语最早指的是楚国的养由基,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神射手。
在古代,射箭不仅是军事技能,也是一种贵族修养和身份象征。能够做到“百步穿杨”的人,不仅需要极强的臂力和精准的瞄准能力,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战经验。因此,这类人物往往被后人传颂,成为勇武与技艺的象征。
一、总结
“百步穿杨”最早见于《战国策》,典故源于楚国名将养由基。他以高超的射术闻名,能在百步之外准确射中柳叶,因此被后世称为“百步穿杨”的代表人物。这一成语后来常用于形容人的技艺精湛,尤其指射箭或射击方面的高超技巧。
二、表格:古代“百步穿杨”相关人物及背景
姓名 | 朝代 | 身份/称号 | 典故出处 | 成语含义 |
养由基 | 春秋时期 | 楚国名将 | 《战国策·楚策四》 | 百步之外射中柳叶,形容射术高超 |
李广 | 西汉 | 飞将军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善射,但未封侯,后世称其为“飞将军” |
花木兰 | 南北朝 | 女英雄 | 《木兰辞》 | 虽非专门射箭,但有“百步穿杨”之誉 |
穆桂英 | 宋代 | 抗辽女将 | 《杨家将演义》 | 传说中擅长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 |
三、结语
“百步穿杨”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代人们对技艺追求的极致。养由基作为最早记载的人物,奠定了这一成语的文化基础。而后来的李广、花木兰、穆桂英等人物,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延续了这种对高超射术的赞美与敬仰。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作品中,“百步穿杨”都象征着一种超越常人的技能与勇气,是古代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