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8最早机型】“歼8最早机型”是许多航空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系列在空军装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对歼-8最早的机型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关键信息。
一、
歼-8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主要用于拦截敌方高空侦察机和执行空中巡逻任务。歼-8的研制工作始于1964年,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设计与制造。最初的型号为歼-8I,于1979年正式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虽然该机型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为中国空军提供了重要的空中作战能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歼-8系列不断改进,衍生出多个型号,如歼-8II、歼-8F等,逐步提升了航电系统、武器配置和机动性能。尽管后来被更先进的歼-10、歼-11等机型所取代,但歼-8系列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歼8最早机型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歼-8 |
英文名称 | J-8 / FJ-8 |
研制时间 | 1964年启动,1979年定型 |
研制单位 |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现中航工业集团) |
首飞时间 | 1970年7月 |
首批服役时间 | 1979年 |
用途 | 高空高速拦截、空中巡逻 |
发动机 | 两台涡喷-7发动机 |
最大速度 | 约2.2马赫 |
航程 | 约1,500公里 |
武器配置 | 2门30毫米机炮,可挂载空对空导弹 |
机长 | 21.3米 |
翼展 | 9.3米 |
机高 | 5.7米 |
空重 | 约10吨 |
最大起飞重量 | 约17吨 |
后续改进型号 | 歼-8II、歼-8F、歼-8G等 |
三、结语
歼-8最早机型的研制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自主研制高性能战斗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尽管在现代战争中已逐渐退出一线作战序列,但它在技术积累、人才培养以及推动国产战机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了解中国航空发展史的人来说,歼-8系列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