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韩愈原文及译文】《幽兰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古琴曲辞,原为古代琴曲名,后被韩愈改编并赋予新的意义。此诗借“幽兰”象征高洁、孤傲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环境的不满。
一、
《幽兰操》以兰花自喻,描绘了其生长于幽谷之中,不因无人欣赏而失去芬芳,寓意君子虽处逆境仍坚守节操。韩愈借此抒发了自己在仕途受挫时的孤寂与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赞美。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 兰花啊,柔美而芬芳,香气远扬。 |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不采摘它佩戴,对兰花又有什么损害? |
今天子之德,光被四表。 | 如今圣上的恩德,普照四方。 |
美人之赠,非我之望。 | 美人所赠,不是我所期望的。 |
惟有幽兰,在空谷中。 | 只有那幽兰,独自生长在深谷之中。 |
含章而未发,其心甚忠。 | 蕴含着美质却未显露,内心非常忠诚。 |
与世不争,独抱清香。 | 与世无争,独自散发清香。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难道说没有衣服吗?愿与你共穿一件衣裳。 |
三、文章小结
韩愈的《幽兰操》通过兰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高洁、独立、不慕荣利的精神风貌。诗中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有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韩愈个人的道德追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推崇的“君子”形象。
在现代语境下,《幽兰操》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