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的古诗】“垂緌饮清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蝉》一诗,是该诗中的经典句子。此句不仅描绘了蝉的形态与习性,更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孤傲的品格。以下是对“垂緌饮清露”的相关古诗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出处、作者、释义及意义。
一、
“垂緌饮清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蝉》,全诗为: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其中,“垂緌饮清露”是诗人对蝉的形象描写,意指蝉垂下细长的触须,栖息在高处,只饮用清晨的露水,象征着高洁、清廉的品性。李商隐借蝉自喻,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仍保持清白之志。
此句不仅展现了古诗中常见的托物言志手法,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生物的观察与情感投射。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意义 |
垂緌饮清露 | 《蝉》 | 李商隐 | 蝉垂下触须,饮用清露。 | 描写蝉的高洁形象,象征清廉自持。 |
本以高难饱 | 《蝉》 | 李商隐 | 本想居高而食,却难以饱腹。 | 表达诗人仕途艰难,理想难实现。 |
徒劳恨费声 | 《蝉》 | 李商隐 | 白费力气,空自哀鸣。 | 暗示自己的努力未被理解或认可。 |
五更疏欲断 | 《蝉》 | 李商隐 | 五更时分声音稀疏,几乎断绝。 | 形容孤独无依,内心凄凉。 |
一树碧无情 | 《蝉》 | 李商隐 | 一棵绿树冷漠无情。 | 表达环境冷酷,无人理解。 |
薄宦梗犹泛 | 《蝉》 | 李商隐 | 官职微小,如浮木般漂泊。 | 表现诗人仕途漂泊不定。 |
故园芜已平 | 《蝉》 | 李商隐 | 故乡荒草丛生,已成废墟。 | 表达思乡之情与世事变迁。 |
烦君最相警 | 《蝉》 | 李商隐 | 麻烦你(蝉)提醒我。 | 表达对自我警醒与反思。 |
我亦举家清 | 《蝉》 | 李商隐 | 我一家人都清白廉洁。 | 表达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
三、结语
“垂緌饮清露”不仅是对蝉这一昆虫的生动描写,更是李商隐借物抒怀、寄托情志的典范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之美,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傲与坚持。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