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的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用少量的资源去解决大问题,效果微不足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力量与需求之间严重不匹配”的含义。
一、成语释义
杯水车薪:
字面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比喻所用的力量或资源非常有限,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常用于形容措施不够、力度太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今有同室之人斗者,而一人往救之,则众莫不笑。”后人引申为“杯水车薪”,意指用微薄之力难以解决问题。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济于事、杯水之盈 |
反义词 | 雪中送炭、力挽狂澜、举足轻重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描述 | 使用示例 |
用于批评措施无效 | 他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 |
描述资源不足 | 公司想通过少量投资来改变市场格局,简直是杯水车薪。 |
表达无奈之情 | 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这点收入真是杯水车薪。 |
五、总结
“杯水车薪”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讽刺意味的成语,强调了“量力而行”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面对重大问题时,都应充分评估自身能力与资源,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导致事倍功半。
成语 | 杯水车薪 |
含义 | 用微薄之力解决大问题,效果甚微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感叹或描述无力感 |
近义词 | 无济于事、力不从心 |
反义词 | 力挽狂澜、雪中送炭 |
通过了解“杯水车薪”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