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闻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闻”字常用于表达“听见、听到、闻名、传闻”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闻”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下面是对一些常见“带闻字”的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常见带“闻”字的成语总结
1.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
2.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3. 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过,形容事情非常罕见或新奇。
4.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
5.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形容亲身经历。
6. 名不副实:名声与实际不符,有时也用于批评人。
7. 不闻不问:对事情不管不问,漠不关心。
8. 如雷贯耳:形容名声极大,令人敬佩。
9. 博闻强记:知识广博,记忆力强。
10. 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见识广博。
以上成语中,“闻”字的用法各有不同,有的表示听觉,有的表示声望或见识,体现了汉语中“闻”字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带“闻”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闻鸡起舞 | 比喻勤奋自励,立志有所作为 | 《晋书·祖逖传》 |
闻过则喜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 | 《孟子·尽心下》 |
闻所未闻 | 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 《后汉书·王符传》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风声就行动 | 《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
耳闻目睹 |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资治通鉴·唐纪》 |
如雷贯耳 | 声名远扬,令人敬仰 | 《三国演义》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王充传》 |
不闻不问 | 对事情漠不关心 | 现代常用 |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 | 《论语·公冶长》 |
闻道百 | 听到的道理很多但未必理解 | 《庄子·秋水》 |
三、结语
“闻”字在成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描述听觉体验,也可用于表达声望、见识和态度。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增强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