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不求进取的状态。虽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也可以带有一定的无奈或随遇而安的意味。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出处 | 《明史·李贤传》:“人臣但知保身,得过且过。” |
基本含义 | 指遇到问题时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作长远打算;也指对生活或工作采取敷衍、不积极的态度。 |
情感色彩 | 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语境 | 示例句子 | 含义说明 |
工作态度 | 他每天只是得过且过,从不主动承担责任。 | 表示对工作缺乏热情,只完成基本任务。 |
生活态度 | 老张年纪大了,现在只想得过且过,不再追求什么。 | 表示对生活不再有强烈欲望,顺其自然。 |
应对困难 | 面对压力,他只能得过且过,等待事情好转。 | 表示在困境中采取妥协态度,不主动解决。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敷衍了事、混日子、随波逐流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认真负责、奋发图强 |
四、使用建议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描述某人对生活、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或被动。
2. 语气把握: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以免给人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
3. 语境搭配:最好配合具体情境使用,避免单独使用造成歧义。
五、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成语,既可以表达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也可以体现一种淡然处世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但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被误解为不负责任。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法及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