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意思解释】“固若金汤”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被攻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术语,形象地描绘了城防的严密程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固若金汤 |
拼音 | gù ruò jīn tāng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臣闻兵法,‘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今羌虏皆有自致之寇,不须烦兵。……其城郭可固,金汤可守。” |
释义 | 形容防御非常坚固,像金属铸成的城墙、沸水般的护城河一样难以攻破。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军事防御、设施安全或制度稳固等。 |
近义词 | 铁壁铜墙、坚不可摧、天衣无缝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不堪一击、漏洞百出 |
二、成语解析
“固若金汤”由两个部分组成:
- 固:坚固、牢固。
- 金汤:原指金属铸造的城墙和滚烫的护城河。金,指金属;汤,指滚水。
在古代战争中,“金汤”是极为重要的防御工事,象征着极高的防御能力。因此,“固若金汤”用来形容防守极其严密,几乎无法被突破。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军事防御 | 这座要塞固若金汤,敌军根本无法攻入。 |
安全系统 | 公司的数据中心设有固若金汤的安全防护机制。 |
制度保障 | 国家法律体系固若金汤,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
四、注意事项
- “固若金汤”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不能随意用于描述普通事物的坚固性。
- 有时与“坚不可摧”混用,但“固若金汤”更强调防御结构的严密性。
五、总结
“固若金汤”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强烈画面感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防御工事或制度体系的严密性。理解其来源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