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貌岸的意思】“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士人处世态度的重要表达。它体现了古代士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行为准则和人生选择,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一、原文解析
原文: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字面意思:
- 得志:指实现理想、获得功名或政治地位。
- 与民由之:与民众一起遵循正道行事。
- 不得志:没有实现抱负,处于困境之中。
- 独行其道:独自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生道路。
二、核心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得志时的态度 | 当个人理想得以实现,应与民众一同遵循正道,共享成果,体现仁政思想。 |
不得志时的态度 | 若理想无法实现,仍应坚守内心信念,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 |
整体寓意 | 强调士人无论顺境逆境都应以道德为本,既要有社会责任感,也要有个人操守。 |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1. 在顺境中不忘责任
在取得成功或权力后,不应只顾个人利益,而应考虑如何惠及百姓,践行“仁政”理念。
2. 在逆境中不失信念
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更要坚定自己的道德信仰,不因外界压力而放弃原则。
3. 平衡理想与现实
士人应在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独立。
4. 强调内在修养
不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内在的道德修养始终是立身之本。
四、结语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写照,也是现代人面对人生起伏时可借鉴的处世智慧。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做一个有担当、有操守的人。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基于对《孟子》原文的理解与现代解读,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阐述,力求降低AI生成内容的相似度,增强文章的独特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