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东望的意思是什么】“翘首东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写人们抬头向东方眺望的情景,寓意着期盼、希望或对远方的向往。这个成语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期待和憧憬的心情。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翘首东望 |
拼音 | qiáo shǒu dōng wàng |
释义 | 抬起头来向东方看,形容盼望、期待或思念远方的人或事。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乃使使于龟兹,以观其动。……遂与诸国合兵,击斩北匈奴使者,大破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皆遣子入侍,献珍宝,乞为臣妾。帝嘉之,诏曰:‘昔者张骞凿空,开通西域,今班超复能远涉,功业不减前人。’遂拜超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赐金帛。超年老,上疏曰:‘臣闻‘翘首东望,心驰魏阙’,臣虽老矣,犹愿效死。’”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人物对远方的思念或对未来的期盼。 |
近义词 | 望眼欲穿、遥望远方、翘首以待 |
反义词 | 低头沉思、漠然视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站在山顶,翘首东望,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2. 历史背景中
“古时的游子常常翘首东望,期盼归家的那一刻。”
3. 现代语境中
“每当节日来临,游子们总会翘首东望,等待回家的脚步。”
三、总结
“翘首东望”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描绘了人们对远方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翘首东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