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什么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间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发展计划,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全面启动。这一时期,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推进农业、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计划的时间范围和主要成果,以下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什么时期”的总结与相关数据整理。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经济建设计划,旨在通过集中资源和人力,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该计划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结束,历时五年。在这五年中,国家重点发展了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并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水利等项目,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为中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表格:第一个五年计划概况
项目 | 内容 |
计划名称 |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
实施时间 | 1953年—1957年 |
主要目标 | 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推进农业合作化;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 |
核心领域 | 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 |
成果 | 建成156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工业基础;建成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 |
意义 | 标志中国工业化起步,为后续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
三、结语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1957年”,这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实现了国家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目标,也为后来的“二五”“三五”计划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这一时期的实践,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