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膜拜”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尊敬、崇拜或敬畏。在日常使用中,这个词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时也用于讽刺某些过度崇敬的行为。
一、词语释义总结
词语 | 拼音 | 基本含义 | 使用场景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膜拜 | mó bài | 合掌于额,表示极度尊敬或崇拜 | 表达对人、神、伟人的敬仰 | 动词 | 尊敬、崇敬、敬仰 | 轻视、蔑视、嘲讽 |
也可引申为对某种思想、信仰的盲目追随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 |
二、详细解释
“膜拜”一词源自古代宗教仪式,原意是指信徒以额头触地,双手合十,向神明祈祷或致敬。这种动作象征着谦卑与虔诚,因此“膜拜”逐渐演变为一种高度尊敬的表现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膜拜”既可以用于正面意义,如对英雄人物、伟大思想的敬仰;也可以用于反讽,如形容某些人对明星、网红或流行文化的盲目追捧。
例如:
- 正面用法: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人民的膜拜。
- 反讽用法:粉丝们对他疯狂的膜拜让人感到不适。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例句 |
对……膜拜 | 他对这位科学家充满了深深的膜拜之情。 |
被……膜拜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被无数人膜拜。 |
疯狂/盲目膜拜 | 网络上对偶像的疯狂膜拜现象越来越严重。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膜拜”一般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在表达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因误用而产生歧义。
3. 若用于讽刺或批评,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语气是否恰当。
五、结语
“膜拜”不仅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准确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得体、精准地运用这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