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中国保护期到哪年】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关于“中国保护期”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所谓“保护期”,通常指的是中国在加入WTO时所承诺的过渡期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对国内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以帮助其逐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
那么,中国的WTO保护期到底到哪一年? 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中国加入WTO的背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在加入WTO时享有一定的过渡期安排,这些安排主要体现在关税、市场准入、服务贸易等领域。
二、中国WTO保护期的主要内容
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在多个领域逐步开放市场,但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时间的过渡期来调整和适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领域 | 保护期/过渡期 | 主要内容 |
农业 | 5-7年 | 逐步降低农业补贴,开放农产品进口 |
工业 | 5-10年 | 逐步取消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 |
服务业 | 3-5年 | 逐步开放金融、电信、运输等服务行业 |
关税 | 5-7年 | 逐步降低平均关税水平 |
法律法规 | 3-5年 | 调整国内法律与WTO规则接轨 |
三、保护期结束的时间点
根据WTO的相关规定及中国在加入时的承诺,中国在大多数领域的保护期已于2016年前后结束。例如:
- 工业领域:大部分产品的过渡期在2010年前后结束。
- 服务业:部分行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的过渡期在2012年左右完成。
- 农业:部分产品如肉类、乳制品等的保护期在2015年前后结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过渡期已过,但中国仍然在某些领域保持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安排,以支持国内产业发展。
四、保护期结束后的影响
随着保护期的结束,中国逐步全面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也更加注重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国加入WTO时间 | 2001年12月11日 |
保护期主要领域 | 农业、工业、服务业、关税、法律法规等 |
保护期大致结束时间 | 2016年前后 |
当前状态 | 全面开放市场,逐步适应国际竞争 |
综上所述,中国的WTO保护期已经基本结束,目前中国已完全按照WTO规则参与国际贸易。未来,如何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