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原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词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爱情与思念的经典名句之一。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原文背景
原文节选: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外出期间所作,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愁绪交织的情感氛围。
二、句子解析
词语 | 含义 | 情感表达 |
一种相思 | 表示两人共同的思念之情 | 表达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 |
两处闲愁 | 分别指两地的孤独与忧愁 | 强调了分离带来的心理负担 |
相思 | 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 是全词情感的核心 |
闲愁 | 空虚、寂寞中的愁绪 | 带有淡淡的哀怨与无奈 |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自己在丈夫离开后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实动人。
2. 意境深远:通过“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3. 语言简练:短短两句,便道尽了相思之苦与分离之痛,体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四、文化影响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不仅是一句词,更成为后世文人表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深的重要意象。它被广泛引用,出现在诗歌、小说、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与思念的象征性表达。
五、总结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李清照词作中的经典名句,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与分离之苦。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与人生的一种普遍体验。通过这句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