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说的

2025-09-18 10:12:32

问题描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说的,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0:12:3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有所作为,便会震惊众人。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被广泛引用,但其来源却并非出自某一位明确的历史人物,而是源自古代典籍中的故事。

一、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中关于淳于髡的故事。原文是:“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齐威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淳于髡用一个隐喻来劝谏他,说有一只大鸟停在王宫里,三年不飞也不叫,问齐威王这是什么鸟。齐威王回答说:“这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能冲上天空;不叫就罢了,一叫就能震惊天下。”

后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便成了人们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在关键时刻展现实力的成语。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
原文出处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作者/人物 淳于髡(劝谏齐威王)
语义解释 形容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旦行动就会令人震惊
使用场景 多用于赞美或形容有才华的人在关键时刻表现突出
现代引用 广泛用于文学、影视、演讲等场合

三、结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有时候低调并不代表无能,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正如齐威王在淳于髡的劝谏下幡然醒悟,最终成为一代明君,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实力往往在关键时刻才会显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