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与归总问题】在数学应用题中,“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是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都属于应用题中的基本解题思路。理解这两种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快速找到解决路径。
一、概念总结
问题类型 | 定义 | 解题思路 | 典型例题 |
归一问题 | 已知总量和数量,求单位量的问题 | 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根据需要计算其他数量 | 3天修路600米,每天修多少米? |
归总问题 | 已知单位量和数量,求总量的问题 | 先求出每个单位的量,再乘以数量得到总和 | 每袋大米重10千克,5袋共重多少千克? |
二、归一问题详解
归一问题是先求出单位量,再根据这个单位量进行推算。例如:
- 题目:小明3天读完120页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解答步骤:
1. 总数 = 120页
2. 天数 = 3天
3. 单位量(每天读的页数)= 120 ÷ 3 = 40页/天
4. 回答:小明平均每天读40页。
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单位量”的确定,然后通过乘法或除法进行后续计算。
三、归总问题详解
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量和数量,求总量。例如:
- 题目:每箱苹果重15千克,买4箱共有多少千克?
解答步骤:
1. 单位量 = 15千克/箱
2. 数量 = 4箱
3. 总量 = 15 × 4 = 60千克
4. 回答:4箱苹果共重60千克。
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单位量”乘以“数量”,从而得出总的结果。
四、对比分析
特点 | 归一问题 | 归总问题 |
目标 | 求单位量 | 求总量 |
已知条件 | 总量 + 数量 | 单位量 + 数量 |
运算方式 | 除法 → 乘法 | 乘法 |
常见题型 | 平均每天、每小时等 | 总重量、总价格等 |
五、常见误区提醒
- 在归一问题中,容易混淆“总量”和“单位量”的关系,导致计算错误。
- 在归总问题中,要特别注意单位是否一致,避免出现“米”和“千米”混用的情况。
- 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分步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理清逻辑关系。
六、总结
归一与归总问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但重要的内容,它们帮助学生建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也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归一还是归总,关键都在于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合理运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逐步推理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