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索裘造句】“大寒索裘”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意是说在寒冷的天气里才去寻找皮衣,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为时已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早做准备,等到问题出现才去应对,结果往往难以挽回。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寒索裘”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及常见造句示例: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寒索裘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含义 | 比喻事到临头才采取行动,为时已晚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提醒他人应提前准备 |
近义词 | 临渴掘井、亡羊补牢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二、常见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平时不学习,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大寒索裘。 | 表达对临时应对行为的批评 |
公司没有提前做好市场调研,等竞争对手推出产品后才反应过来,真是大寒索裘。 | 用于商业场景,强调缺乏前瞻性 |
这个项目如果再不启动,等到资金紧张时就真的大寒索裘了。 | 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
老王直到生病才去医院检查,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大寒索裘”。 | 用于生活场景,指出事后补救的不足 |
市场形势变化太快,我们不能总是大寒索裘,应该提前布局。 | 提出建议,强调预防措施 |
通过以上总结和造句,可以看出“大寒索裘”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前规划与准备,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陷入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