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原文翻译】《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所写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他途经小孤山和大孤山时的所见所感。文章语言简练,描写生动,展现了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交融。
一、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游览小孤山和大孤山时的所见所闻,通过对山势、水景、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文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仕途的思考,体现了陆游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小孤山者,去江几三十里,其上多石,不生草木。 | 小孤山距离江边大约三十里,山上多为石头,没有草木生长。 |
大孤山则不然,其形如髻,四面环水,若浮于江中。 | 大孤山则不同,形状像女子的发髻,四周环绕着水,仿佛漂浮在江面上。 |
山下有庙,祀江神,岁久失修,颓坏不可入。 | 山脚下有座祭祀江神的庙,年代已久,已破败不堪,无法进入。 |
江流湍急,舟行甚难,然登其巅,则可望远。 | 江水湍急,行船非常困难,但登上山顶后,可以眺望远方。 |
余尝游此,每至夜半,风声如涛,令人神摇。 | 我曾在这里游览,每当半夜,风声如波涛般响起,令人心神不定。 |
或曰:此山乃古战场,战鼓之声犹存。 | 有人说:这座山是古代的战场,战争的鼓声似乎还在回响。 |
今观其地,虽无战迹,然其气概,亦足以使人怀古。 | 如今看这里,虽然没有战争的痕迹,但它的气势依然让人怀念古代。 |
三、文章风格与思想内涵
陆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座山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四、结语
《过小孤山大孤山》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更是一篇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通过作者的视角,我们得以感受到古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也体会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