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出处于哪里】“吉光片羽”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珍贵、稀少的文物或艺术品。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广泛应用于考古、艺术和历史研究领域。那么,“吉光片羽”究竟出自何处?以下是对该成语来源的详细总结。
一、成语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吉光片羽 |
拼音 | jí guāng piàn yǔ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世说新语》 |
原文 | “吉光片羽,皆为珍宝。” |
释义 | 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事物,多用于形容文物、艺术品等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事物的稀有与价值 |
二、成语背景与演变
“吉光片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的注引中,引用的是《世说新语》的内容。这里的“吉光”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其毛色金黄,极为稀有;“片羽”则是指其羽毛的一小片。两者合起来,象征着极其珍贵、难得的东西。
后人将“吉光片羽”引申为对稀有、珍贵之物的比喻,尤其在文物、古籍、艺术品等领域使用较多。例如,在考古发现中,若某件文物保存完好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便可称为“吉光片羽”。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如今,“吉光片羽”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常见于博物馆、拍卖行、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中。它不仅表达了对历史遗存的珍视,也体现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此外,这一成语还被用于比喻某些人或事虽不显眼,但极具价值,如一些默默无闻却贡献巨大的艺术家、学者等。
四、结语
“吉光片羽”出自古代文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了解它的出处与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如需进一步探讨“吉光片羽”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