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迟暮对应的是哪一句】“英雄迟暮”是一个常用于形容昔日英勇人物在年老后逐渐失去昔日风采的成语。它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楚辞中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描写。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及对应的原文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英雄迟暮”最早见于《楚辞·离骚》中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虽未直接使用“英雄迟暮”四字,但其意境与该成语高度契合。后世文人常以此形容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年老时的无奈与感慨。
在诗词中,“英雄迟暮”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叹,同时也带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落寞的惋惜。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这一主题常与“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等情感相联系。
二、表格:英雄迟暮对应的原文句及出处
英雄迟暮 | 对应原文句 | 出处 | 释义 |
英雄迟暮 |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 《楚辞·离骚》 | 表达年岁渐老,担心不能建立美名,暗含英雄迟暮之意。 |
英雄迟暮 |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 描述诸葛亮壮志未酬便去世,令人唏嘘,体现英雄迟暮的悲凉。 |
英雄迟暮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表示即使晚年也不应气馁,仍有余光可照,与“英雄迟暮”形成对比。 |
英雄迟暮 | “鬓已成霜,心犹少年。” | 现代语境常用 | 表达虽然年老,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与“英雄迟暮”形成反差。 |
三、结语
“英雄迟暮”虽常带有一丝悲凉,但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负韶华。无论是古人的诗句,还是现代人的感悟,都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道理:人生的精彩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内心的坚持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