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是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含义】一、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出自《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这两句诗原本是描写兔子的特征,后来被引申为一个成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难以分辨、真假难辨,或者事情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该成语来源于对兔子外貌特征的细致观察,但其实际含义已经超越了字面意义,成为一种比喻性的表达,强调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细心辨别、认真分析。
二、表格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出处 | 《木兰诗》(北朝民歌) |
原文出处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字面意思 | 雄兔的脚毛蓬松,雌兔的眼睛模糊;形容兔子的外貌特征 |
引申含义 | 比喻事物难以分辨,真假难辨,或事情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复杂的局面、模糊不清的情况、真假难分的事件等 |
成语结构 | 对偶句式,具有形象性和比喻性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学、演讲、写作中,表示对事物判断的困难 |
作者/背景 | 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智慧 |
三、补充说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虽然最初只是描写兔子的外形特征,但因其生动形象,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表达“难以分辨”的经典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虽不常用作书面成语,但在文学作品中仍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画面感。
此外,这句话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与巧妙比喻,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木兰诗》的历史背景或相关文化内涵,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