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纳污的意思是什么】“藏垢纳污”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组织内部存在许多不正当、不光彩的事情,甚至容忍或掩盖这些不良行为。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某些机构、团体或社会现象中存在的腐败、堕落或管理混乱等问题。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藏 | 隐藏、容纳 |
垢 | 污秽、肮脏的事物 |
纳 | 接受、包含 |
污 | 不洁、不道德的行为 |
整体意思:指隐藏污秽、容纳肮脏,比喻包容或掩盖丑恶、不正当的事物。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其民之不恤,而有藏垢纳污之志。”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批评性文章或评论中使用。
- 例句:
- 这个公司内部藏垢纳污,早已失去公信力。
- 政府若不能整顿风气,只会让藏垢纳污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包庇纵容、藏污纳垢、乌烟瘴气 |
反义词 | 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公正无私 |
四、适用场景
- 批评政府、企业、组织等的腐败或管理问题;
- 描述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
- 用于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强调某种负面现象的存在。
五、总结
“藏垢纳污”是一个具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系统长期存在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并且对此视而不见或予以包庇。它不仅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也隐含了对改变和整顿的呼吁。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藏垢纳污 |
含义 | 隐藏污秽、容纳肮脏,比喻包容或掩盖丑恶事物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用法 | 批评性语境,多用于书面表达 |
例句 | 这个公司内部藏垢纳污,早已失去公信力 |
近义词 | 包庇纵容、藏污纳垢 |
反义词 | 清正廉洁、公正无私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藏垢纳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警惕并抵制这种现象,推动更加健康、透明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