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指的是什么】“吹毛求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夫细之大者,不可不察也。故曰:‘吹毛而求其疵’。”原意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现在常用来形容对人或事过于挑剔、苛刻,甚至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吹毛求疵 |
拼音 | chuī máo qiú cī |
出处 | 《韩非子·五蠹》 |
原意 |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疤痕,比喻故意找茬 |
现代用法 | 形容对人或事过分挑剔、苛刻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吹毛索疵、鸡蛋里挑骨头 |
反义词 | 宽容大度、宽宏大量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领导对员工的报告反复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显得过于挑剔。
2. 人际关系:朋友之间因为一件小事争执不休,对方总是抓住细节不放。
3. 日常生活中:有人对饭菜的味道非常挑剔,即使已经很好了,还要提出各种意见。
三、注意事项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正常的意见反馈。
- 不建议用于正式场合,除非明确表达批评意图。
- 与“精益求精”不同,“吹毛求疵”带有贬义,强调的是不必要的挑剔。
四、总结
“吹毛求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对人或事过于挑剔、不讲情面的行为。虽然适度的批评有助于进步,但过度的“吹毛求疵”往往会造成关系紧张,影响合作与信任。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把握好分寸,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