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原文及翻译拼音】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安慰。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拼音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总结
《送柴侍御》是王昌龄在送别好友柴侍御时所作,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二、原文、翻译、拼音对照表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拼音 |
第一句 | 流水通波接武冈, | 流水与波浪连接着武冈。 | liú shuǐ tōng bō jiē wǔ gāng |
第二句 |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送你离去时,不觉得有离别的悲伤。 | sòng jūn bù jué yǒu lí shāng |
第三句 | 青山一道同云雨, | 青山一条路,共沐风雨。 | qīng shān yī dào tóng yún yǔ |
第四句 |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明月哪里曾分隔两地? | míng yuè hé céng shì liǎng xiāng |
三、简要分析
1. 意境深远:诗中“青山一道同云雨”一句,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处异地,也能共享风雨。
2. 情感真挚:“送君不觉有离伤”表现出诗人虽有离别之感,但更重情谊,不沉溺于悲伤。
3. 哲理意味:最后一句“明月何曾是两乡?”富有哲理,表达出诗人对友情超越地域界限的信念。
四、总结
《送柴侍御》作为一首送别诗,不仅展现了王昌龄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慰藉,使整首诗充满温情与力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历史背景或艺术特色,可继续查阅相关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