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句式

2025-10-01 10:36:10

问题描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句式,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10:36:10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句式】“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对学习方法和教学态度的一种深刻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只能举出一个例子,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类似的情况(即不能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必再教他了。这体现了孔子强调“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及因材施教、注重理解的教学理念。

从句式结构来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一个典型的条件复句,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其句式特点包括:

- 条件关系:“不以三隅反”是“不复也”的前提;

- 主谓宾结构:“举一隅”为主动行为,“不以三隅反”为结果;

- 因果逻辑:因为无法举一反三,所以不再重复教导。

这种句式在古文中有较强的表达力,适用于论述教育、思维训练、语言学习等方面。

句式分析表:

项目 内容说明
出处 《论语·述而》
句子结构 条件复句(若……则……)
主语 “人”(隐含)
谓语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
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因为不能举一反三,所以不再重复教导)
教育意义 强调“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倡导启发式教学
句式特点 简洁明了,逻辑严谨,具有强烈的说理色彩
使用场景 教育理论、语言教学、逻辑推理、写作表达等

结语: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句式不仅在古代经典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教育与语言表达中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它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与迁移能力,避免机械记忆;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理解力与思维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分析该句式的结构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文的语言魅力与思想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