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原文】《卧冰求鲤》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则孝道故事,出自《晋书·王祥传》,讲述了晋代孝子王祥为了满足继母的愿望,在寒冬中卧于冰面以求得鲤鱼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与“忍”,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
一、原文
《卧冰求鲤》讲述的是晋朝人王祥在母亲生病时,为了给母亲治病,不顾严寒,躺在结冰的河面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最终感动上天,冰下跃出两条鲤鱼,供母亲食用。这个故事强调了孝心可以感动天地,也展现了古人对孝道的高度重视。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故事出处 | 《晋书·王祥传》 |
主人公 | 王祥(晋代孝子) |
故事背景 | 母亲生病,需用鲤鱼做药引 |
行动过程 | 冬日结冰,王祥卧于冰面,用体温融化冰层,最终得鲤鱼 |
故事寓意 | 孝心可感天地,孝道为立身之本 |
文化意义 | 属于“二十四孝”之一,体现中国传统孝文化 |
延伸影响 | 成为后世孝道教育的重要素材,常被用于家庭教育和文学创作 |
三、简要分析
《卧冰求鲤》虽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孝行,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推崇。虽然现代人对这种极端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其背后的孝心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在今天,孝道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物质上的供养,更体现在精神上的关怀与理解。王祥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孝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