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翻译】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荀巨伯不远千里前往探望生病的朋友,途中遇到贼寇,朋友劝他离开,但他坚持留下,最终以诚感动贼寇,保全了性命和友情。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重情重义、忠信守诺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人伦的重视。
该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在后世被广泛引用,作为弘扬友谊与忠诚的典范。
二、翻译与解析: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荀巨伯从远方来看望生病的朋友 | “远看”表示距离远,强调荀巨伯的诚意与执着;“疾”指疾病,说明朋友病重。 |
时胡贼攻郡 | 当时匈奴贼寇攻打郡城 | 指当时的战乱背景,为故事提供冲突环境。 |
巨伯问曰:“卿今病甚,吾能为卿杀贼乎?” | 荀巨伯问:“你如今病得这么严重,我能为你去杀贼吗?” | 表现出荀巨伯愿意为朋友牺牲的精神。 |
友人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 朋友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走了。” | 朋友出于关心,希望荀巨伯保命。 |
巨伯曰:“吾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吾所行邪?” | 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这是背弃道义而求生,不是我应该做的。” | 强调“义”高于生命,体现儒家伦理观。 |
贼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俱尽,汝何独止?” | 贼兵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来了,整个郡都要被屠戮,你为何独自留下?” | 贼寇试图劝退荀巨伯。 |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 荀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命换他的命。” | 再次强调他对朋友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 贼寇互相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怎么敢进入讲道义的地方。” | 贼寇被荀巨伯的义气所感化,最终撤退。 |
三、总结: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它通过荀巨伯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义”的坚守,以及友情在危难时刻的珍贵。这一典故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也常被用来教育后人重视诚信、忠诚与责任。
通过此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友情不仅仅是日常的陪伴,更是在关键时刻的不离不弃。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