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基础货币是指什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基础货币是指什么,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10:17:18

基础货币是指什么】基础货币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纸币和硬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它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流动性最强、最核心的货币形式,对货币政策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一、基础货币的定义

基础货币(Base Money),也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是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并发行的货币。它包括:

- 流通中的现金(M0):即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和硬币。

-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创造信用货币(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的基础,因此其变化直接影响整个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

二、基础货币的作用

1.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整体货币供应。

2. 维持金融稳定:充足的流动性有助于防止银行挤兑和系统性风险。

3. 支持经济活动:基础货币的增加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基础货币是货币乘数机制的基础。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活动将基础货币放大为更广泛的货币供应量(如M1、M2)。例如:

- 假设基础货币为100亿元,货币乘数为5,则总的货币供应量可能达到500亿元。

四、基础货币的构成(表格)

项目 定义说明
流通中现金 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和硬币,属于M0。
商业银行准备金 包括法定准备金(必须存入央行的部分)和超额准备金(自愿多存的部分)。
中央银行发行 由中央银行直接发行并投放到市场的货币总量。

五、基础货币的调控方式

1. 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买卖政府债券调节市场流动性。

2.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提高或降低银行需存入央行的比例。

3. 再贴现政策: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引导市场利率。

4. 直接货币发行:在特殊情况下,央行可直接增加基础货币供给。

六、总结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掌控的核心货币资源,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理解基础货币的构成与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货币政策的运作逻辑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