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是谁说的】“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贡所说的一句话。它强调了一个人在言语和行动上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下面是对这句话的详细总结及相关信息的整理。
一、
“言必信,行必果”是儒家思想中关于诚信与实践的重要体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交往中基本道德规范的倡导。
该句出自《论语·子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虽然这句话不是直接引用“言必信,行必果”,但它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后来,“言必信,行必果”被广泛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此句不仅在古代被重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职场、人际关系和商业活动中,诚信与执行力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子路》 |
原文 | “言必信,行必果” |
提出者 | 孔子(或认为是孔子对弟子的教导) |
含义 | 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结果 |
思想背景 | 儒家伦理思想,强调诚信与责任 |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中仍具重要价值,尤其在诚信与执行力方面 |
相关句子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言必信,行必果”不仅是古人提倡的道德准则,更是现代人应当践行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言行一致,做到说到做到,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