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嶙峋是什么意思】“瘦骨嶙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身体非常消瘦,骨头都露出来了,给人一种病态或极度虚弱的感觉。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的体态,常带有怜悯或讽刺的意味。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瘦骨嶙峋 |
拼音 | shòu gǔ lín xún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人非常瘦,骨头突出,显得十分憔悴或病态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导虽有大功,而性谦和,未尝以权势自矜,时人皆称其清德,然亦有讥之者,曰:‘王公虽贤,然瘦骨嶙峋,岂能久居高位?’”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的外貌,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败或脆弱 |
二、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人物体态 | 那个老人瘦骨嶙峋,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
表达同情 | 看到他瘦骨嶙峋的样子,大家都很心疼。 |
讽刺或批评 | 他整天不吃饭,结果瘦骨嶙峋,真是自作自受。 |
文学描写 | 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在饥荒年代瘦骨嶙峋的模样,令人动容。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骨瘦如柴、形销骨立、瘦骨伶仃 |
反义词 | 肥头大耳、丰腴饱满、体态丰满 |
四、总结
“瘦骨嶙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过于消瘦、体弱多病的状态。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还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增强情感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造成误解或不适。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瘦骨嶙峋”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